• 內頁banner
    媒體中心
    長三角專業汽車制造、新能源、零部件展覽會

    億咖通科技——讓智能電動汽車制造更容易

    今年5月底,億咖通科技與美國SPAC公司Cova Acquisition Corp簽署合并協議,這一協議有望在今年四季度完成,如果一切順利,在交易完成后,億咖通也將有望在今年年內正式登陸納斯達克。而從最初成立到計劃納斯達克上市,時間也僅僅過去了五年

    借此機會,億咖通也于近期舉行了一場媒體溝通會,會上,億咖通科技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沈子瑜解釋了億咖通選擇納斯達克上市的原因:“億咖通科技到北美上市,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們希望成為一個全球性的企業。我們是一個B to B的企業,我們服務的客戶必須是全球Top5、Top10這樣的車企。所以我們要走向歐美市場。”

    不過,要實現這一目標,并不是簡單說說的一件事情,目前在國內外,像億咖通這樣致力于提供智能汽車服務的企業并不在少數,面對這些企業如何突圍,這是億咖通需要考慮的一件事情。

    作為一家B2B出行科技公司,億咖通致力于打造全棧式的汽車計算平臺,向快速轉型的全球汽車行業提供網聯化、自動化和電動化出行的關鍵軟硬件解決方案,以滿足日益升級的消費需求。目前,億咖通已經掌握了系統級芯片(SoC)計算模組、車載操作系統(OS)、智能汽車軟件棧三大核心技術,并推出了包括車載信息娛樂系統、數字智能座艙、車載芯片模組解決方案、核心操作系統、整合軟件棧在內的核心產品。

    始于吉利,放眼全球

    由于最初成立時的背景,加上過去幾年較少的對外發聲,在很多時候,億咖通都被冠以“吉利系”的標簽。實際上,億咖通始終致力于打造全棧式的汽車計算平臺,服務吉利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同時,億咖通也和吉利生態體系中的沃爾沃、路特斯等品牌有著相當緊密的聯系。

    據介紹,目前億咖通服務了12個OEM品牌和全球8家Tier 1供應商,不僅給OEM提供產品,也可以給Tier 1提供產品。在過去的5年時間里,億咖通的產品在320多萬臺車上面進行了裝配使用,并且現在每年大概還有100萬到150萬臺的新增量。

    億咖通的目標始終是服務全球市場,近期非常火熱的smart精靈01,就是億咖通與戴姆勒集團,以及smart團隊歷時三年一起打造的,該車將會進入全球市場,因此億咖通也將今年視作是進入全球市場的元年。今年年底開始,億咖通也將在歐美市場陸續推出為路特斯以及沃爾沃開發的產品。

    而對于“吉利系”這么一個始終圍繞著億咖通的固有印象,沈子瑜以電裝和豐田、偉世通和福特、安波福和GM通用汽車做了比喻,在他看來,背靠一家很大的汽車供應商生態系統,不斷地創新、發展,這是歷史發展規律的一個必然。

    作為一家年輕的企業,始于吉利是無可否認的,并且在億咖通看來,這也并不是需要去回避的問題。通過核心技術和能力,億咖通相信自己也會成為更多OEM的選擇,因為技術才是真正的護城河。

    不斷拓展業務邊界

    隨著智能網聯汽車的不斷發展,億咖通想要持續深入發展,勢必需要不斷拓寬核心技術邊界與業務服務范圍。因此,我們看到,除了車載娛樂信息系統外,億咖通還布局了數字智能座艙、車載芯片模組解決方案、核心操作系統、整合軟件棧等產品。

    這其中包括億咖通跟沃爾沃建立的HaleyTek,能夠進入全球20個市場的操作系統的公司;億咖通和吉利汽車在蘇州建立的提供ADAS域控制器的吉咖智能機器人,提供整個ADAS域控制器。

    在致力于以智能化提升車內體驗的同時,億咖通也正在開發高級輔助駕駛系統、高速公路上無人監管的自動駕駛功能以及能耗管理和功能安全等關鍵車輛系統控制軟件。不過相比智能系統等領域,億咖通在自動駕駛這部分的動作相對是較慢的,對此,沈子瑜解釋道:“傳統的ADAS、L1和L2,其實已經有很多人做了,我們再去做的話,沒有太大意義。億咖通要做的,是如同特斯拉這樣的Game changer,要做就要從L3以上開始。”

    在談到關于億咖通科技在AD和ADAS的布局情況時,沈子瑜就表示,“吉咖聚焦于ADAS域控制器,它的芯片可以采用其他廠商的。而億咖通科技本身將會推出自動駕駛產品,明年即將推出的 AD 1000,它不僅是一個自動駕駛芯片,而是一個駕艙一體的芯片。”

    布局芯片,軟硬件協同

    提到芯片,億咖通科技在自動駕駛芯片、激光雷達等核心硬件板塊,也同樣有所布局,這其中就包括億咖通和安謀中國合作成立的芯擎科技。在去年12月10日,芯擎科技也正式推出了國內首款車規級7nm智能座艙芯片“龍鷹一號”,直面如今大火的高通8155智能座艙芯片。

    龍鷹一號”SE1000基于7納米先進制程,可以對標8155,并且在國內,我們也是率先7納米制程芯片流片成功,國內的很多友商都還停留在16納米。”沈子瑜如此評價芯擎科技的實力。

    不過,沈子瑜也坦誠表示,中國的半導體公司跟海外的知名的先進半導體公司存在一定的差距,“人家已經深耕多年,同時人家有這么多的領域,像高通,不僅有汽車,還有手機,英偉達有游戲、有云,有這么多領域,對于技術的分攤和Leverage一定是比我們要高得多。半導體大規模集成電路的鼻祖是美國,在EDA工具、整個Design工具,包括底層IP上面,我們其實是落后的。這是一個客觀現實。”

    在傳統汽車電氣化轉型的當下,無可否認的是,中國的科技公司面臨了一個非常好的機遇,電動化、智能網聯、自動駕駛輔助駕駛等幾個熱門賽道上,中國企業目前都取得了相當矚目的成績。億咖通科技也好、芯擎科技也好,目前都已經站在了這個賽道里,并且都有著相當不錯的表現。

    控股魅族,應對多端競爭

    再回到一個近期很受關注的話題上,在今年7月4日,星紀時代宣布獲得魅族科技79.09%的控股權,并取得對魅族科技的單獨控制。作為星紀時代董事兼股東,在完成上述收購后,沈子瑜也順利成章的成為了魅族科技的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接下來,億咖通科技、芯擎科技還有星紀時代,三家公司如何互相協作,成為了外界所關注的話題。

    談到收購魅族科技的原因,沈子瑜指出,李書福認為未來的競爭是來自于多終端、全場景融合體驗的競爭。如果說是汽車或者手機這個單一賽道的話,未來將會被融合競爭所取代,星紀時代以及魅族的收購都是這樣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億咖通科技的角色是相當于華為的汽車BU,星紀時代和魅族相當于華為的消費者BG,芯擎科技相當于海思半導體”,沈子瑜以一個很有意思的比喻來幫助大家來理解這里面的關系。

    接下來,星紀時代和魅族還是會主要聚焦在消費電子,在消費電子領域,包括半導體、芯片、操作系統軟件等,兩者在手機上的能力和體驗將來都會落地到汽車上,就像華為有HiCar、Harmony OS車機系統、問界汽車等等,為消費者帶來全方位的體驗。

    寫在最后

    在電氣化、智能化浪潮的推動下,汽車產業誕生出了更多新型的商業模式,圍繞這一領域的汽車廠商、供應鏈企業、科技公司也在全面快速發展,汽車與消費電子的邊界也開始變得模糊。“我們希望成為一個全棧式計算平臺的提供商,讓所有的汽車公司都能夠更容易地去制造智能電動汽車。”對于成立僅僅5年的億咖通來說,這是一個遠大的目標,而面對林立的巨頭,這又何嘗不是一條坎坷的前路呢?不過我們也相信,這些困難并不會動搖億咖通的目標,它也一定會在成為全球影響力的科技企業這條路上堅定地走下去,助力更多汽車公司造出更好的智能汽車。


    上一篇:芯片制造風險及成本轉嫁到汽車制造商

    下一篇:新能源汽車銷量再創新高,燃油車真的過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