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理想即將于今年發布純電車型之際,由其“首發”的增程混動技術,正被其他品牌紛紛效仿。
3月5日,長安汽車旗下深藍首款SUV長安深藍S7正式亮相。定位為中型SUV的深藍S7,提供增程混動和純電兩種版本,其中增程版配備一臺1.5升自然吸氣發動機,搭配最大功率175千瓦電機;純電版提供160千瓦和190千瓦兩種不同規格電機,續航里程500-700公里之間(CLTC工況)。在此之前的3月1日,零跑汽車首款增程車型零跑C11增程正式上市,預計在3月中旬開啟交付。這是零跑切入增程賽道的首款車型,開啟了零跑汽車純電加增程雙動力布局。2月23日,吉利汽車全新中高端新能源系列“吉利銀河”正式發布,首款車型電混SUV銀河L7同步首發并開啟預定,計劃今年第二季度交付。
“經常在城區行駛又有充電樁(的情況下),增程式電動的優勢非常明顯。”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表示,目前來看,新能源汽車市場處于電動車價格和電池成本較高,且補貼又已退出的階段,插電式混動和增程式電動肯定是一個上升的趨勢,占比會有所提升,在新能源汽車總量占比提升到30%-35%是有可能的。“具體到消費者購車層面,如果跑長途機會不多,使用增程式電動偶爾有幾次高油耗也不是問題,并且增程式電動從技術特點來說比插電式混合動力更好理解。從營銷角度看增程式技術更容易被消費者理解,目前也很受市場歡迎。”
中汽協數據顯示,2022年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銷量達151.8萬輛,同比增長151.6%,增速快于銷量同比增長81.6%的純電動汽車,而增程式電動汽車是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快速增長的重要貢獻者。
“2025年增程式電動汽車銷量有望超過50萬輛,2020年-2025年年復合增長率有望達到60%以上。”根據《中國增程式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報告》預計,在保有量上,預測到2025年,國內增程式電動汽車的保有量有望達到110萬-130萬輛,樂觀估計可能超過150萬輛。
值得留意的是,目前國內車企并沒有單純押寶增程式技術路線,即便是以增程式動力快速起家的理想汽車,也對外表示將并行增程電動和高壓純電核心技術的全棧自研。
“增程式電動汽車研發技術門檻低、成本不高,其火爆的原因主要是市場有需求。”在全聯車商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總裁曹鶴看來,從大規模汽柴油車轉向純電動汽車必須有一個過渡的過程,包括技術研發、市場等等。“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這么大,目前可以把增程式電動汽車作為一個過渡的產品,可以過三五年再看看增程式這條路線是否還符合市場需求。”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則認為,當前混動汽車尤其是插混的熱銷很大程度上是政策的原因,很多消費者是因為純電車有續航焦慮,而混動可以上綠牌才買的混動汽車。“如果國家的政策有變動,插混爆發的趨勢就會被改變。”
“預計2030年后,插電混動和增程式電動車會逐步退出市場,比如歐盟通過的2035年燃油車禁售規定中就包含了這兩種車型。”歐陽明高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