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BMW iX
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對外開放。自2001年底我國加入WTO之后,汽車產業環境得到改善、產業結構不斷調整,銷量爬升的同時,大批外資企業開始涌入中國市場,寶馬就是入世后首個在中國合資建廠的外資企業,這推動了中國汽車產業的壯大。
2021年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20周年,中國汽車產業在20年的發展中快速攀升。對外開放政策不僅為中國帶來了重大成就,也讓包括寶馬集團在內的眾多跨國企業受益。而中國是寶馬集團最大的單一市場,也是其生產和研發網絡日益重要的組成部分。
“作為中國擴大對外開放的受益者,寶馬將積極響應中國政府的號召,為促進開放合作、實現互利共贏作出貢獻,并繼續回饋中國社會。我們在為中國消費者帶來更豐富的產品、更優化的客戶體驗的同時,也將繼續加大對中國市場的投資,堅定支持中國的低碳經濟發展。” 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樂表示,中國不僅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還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和新能源汽車市場,也是全球創新的重要驅動力。
今年前三季度,寶馬集團在中國市場中的累計銷量約為66.96萬輛,在全球銷量中的占比超過三分之一。而自從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寶馬就堅持踐行“在中國,為中國”的鄭重承諾。如今,沈陽已經是寶馬集團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在全球11家生產新能源車的工廠中,就有兩家在中國(沈陽的大東和鐵西工廠)。
核心資源轉向中國市場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20年以來,中國汽車市場快速發展,汽車銷量增長了10余倍。外資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中國市場,而中國汽車產業的進步也有不少外資品牌貢獻的力量。以寶馬為代表的外資車企在與中國企業實現合資后,把許多國際知名的零部件供應商引入了國內,他們逐漸幫助中國建立了完整的供應商體系,這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汽車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進入中國市場后,寶馬不斷發展本土供應商網絡。截至2020年底,華晨寶馬在華合作供應商已經增加至400家,實現在華采購額548.9億元,同比增加10.5%。而寶馬在中國市場扶植了多家零部件供應商企業,一個鮮明的例子,當前全球最大動力電池供應商寧德時代是在寶馬的扶植下發展起來的,未來寶馬還將進一步拓展本土供應商的數量。
培養供應商網絡是實施本土化戰略中的重要舉措,而寶馬也在一直在支持中國及地方經濟的發展。自2006年起,華晨寶馬已經連續15年保持沈陽市納稅企業第一名。2020年,華晨寶馬貢獻了380億元稅收,同比增長8.6%,為中國汽車產業的復蘇及中國經濟的恢復作出貢獻。伴隨本土化人才的引進和培育,寶馬集團已多次收獲“中國最具吸引力雇主”“年度最佳雇主”等多項人力資源大獎。
而在充分競爭的后合資時代,唯有開放和創新才能真正促進汽車產業的發展。于是,2018年股比政策放開,華晨寶馬成為第一家突破股比限制的合資車企。隨后,寶馬宣布將延長華晨寶馬的合資協議至2040年,進一步深化雙方的成功合作,不斷增加在華晨寶馬的產能,并將為當地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是寶馬的目標,因為中國不僅是寶馬最大的單一市場,也是全球創新的源泉之一。在這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我們如果想跟上中國的速度,就必須要在這里加大研發投入。”高樂在今年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寶馬集團已在中國建立了除德國之外最大的研發體系,包括北京、上海、沈陽三大研發中心以及專注數字化的領悅數字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目前,寶馬在中國擁有超過1800名的研發人員,包括約600名軟件工程師。
此外,寶馬集團還與長城汽車成立了合資企業光束汽車,在車型開發上充分利用股東雙方的研發能力和資源,采用“聯合研發”模式,樹立了創新合資模式的典范。光束汽車未來將生產MINI純電車型。
對于寶馬集團而言,中國是全球領先的創新市場,也是其全球創新的驅動力。寶馬已經將越來越多的核心資源轉向中國市場,目前,沈陽已經是寶馬集團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而寶馬集團在全球共有11家生產新能源車的工廠,其中有兩家就在中國(沈陽的大東和鐵西工廠)。2015年,寶馬還成立了“寶馬初創車庫”,通過系統的甄選和孵化工作,為中國初創公司提供汽車行業頂級開發平臺和一流的全球資源,幫助年輕的中國企業將先進的創新技術與汽車行業的未來發展需求結合起來,助推創新技術的商業化應用。寶馬還與阿里、騰訊等多家本土科技企業展開了深度合作。
全生命周期減碳,助力中國低碳經濟
當前全球多個國家已提出了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其中,中國的目標是到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爭取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汽車行業作為涉及該目標的重要領域之一,轉型已迫在眉睫。
對于車企而言,電動化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一環。寶馬正在快速推進電動產品的攻勢,創新BMW iX將在今年年內上市,創新BMW i4也將很快登陸中國市場。按照規劃,到2023年,寶馬將在約90%的細分市場中為每一條產品線提供至少一款純電動車型;到2025年,寶馬將進入電動化發展全新階段,并推出“新世代”車型系列(DIE NEUE KLASSE);到2030年,純電動車型有望占據寶馬集團全球銷量的一半;到2030年初,MINI全系車型將實現純電動化。
官方提供的數據顯示,從2014年至今,寶馬已經在中國市場售出12萬輛新能源車。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車交付量突破3.2萬輛,同比增長57.4%。BMW iX3第三季度的交付量較第二季度環比增長26.9%,前9個月BMW iX3的銷量總計超過1.2萬輛。
但實現碳中和并非賣電動車那么簡單,加快產業鏈、供應鏈的低碳轉型已經成為新能源汽車時代碳中和的關鍵,尤其是汽車的材料生產和動力電池的生產過程。只有通過產業鏈上下游聯動,推動汽車全產業鏈條和產品的全生命周期降碳、脫碳,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綠色轉型。也就是說,減碳不僅僅在產品端,也包括生產端和使用端等,甚至貫穿汽車全生命周期和全產業鏈。
寶馬是首家提出從產品全生命周期來看碳減排的汽車公司,將可持續理念貫穿于設計開發、供應鏈、生產、使用到回收階段,倡導以技術創新驅動綠色轉型。同時,寶馬提倡循環經濟和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自2019年起,沈陽生產基地已實現100%可再生能源電力供電生產。寶馬的目標是,到2030年平均單車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較2019年降低40%,減碳總額達2億噸。
高樂表示,作為一家深深植根在中國的跨國企業,寶馬集團積極支持中國向低碳經濟的轉型,并把可持續發展定位為中國戰略的核心組成部分,且已確立加速技術創新驅動綠色轉型;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伙伴之間的協作;提供綠色、令人渴望的高檔產品和體驗;設立科學的、可衡量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并定期公開披露成果等四大重點要務。
寶馬正在加強與合作伙伴和供應商的合作,致力于全價值鏈減排。寶馬攜手寧德時代、延鋒國際、首鋼集團、國網電動以及特來電等供應商和合作伙伴,與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共同發起“產業鏈綠色轉型倡議”,積極探索產業鏈減排路徑,支持包括汽車行業在內的各個產業的綠色轉型。此外,寶馬攜手合作伙伴共同建立了動力電池管理體系,跟蹤電池從生產到回收的整個生命周期。寶馬還和清華大學合作,共同優化高壓電池生命周期管理。
“唯有肩負責任,才堪豪華定位”。寶馬集團在通向電氣化、數字化、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以持續創新和綠色科技,期望實現與中國的經濟增長、社會繁榮和可持續發展同頻共振,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