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長三角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聯盟成立大會在杭州召開。該聯盟由SAIC、吉利控股集團、奇瑞控股集團和江蘇省汽車工程學會牽頭。三省一市共73家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聯合響應成立,涉及電池、電機、車聯網、軟件等行業的上中下游企業。據悉,聯盟的目的是聯合三省一市的…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剛12日在發布會上表示,從全年數據統計看,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可以概括為“三個快速”。郭守剛介紹,2021年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快速增長,全年累計銷售352.1萬輛,市場滲透率達到了13.4%,同比增長1.6倍左右,連續7年位…
1月1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發文總結:2021年,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608.2萬輛和2627.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4%和3.8%,結束了連續3年的下降趨勢,為我國工業經濟持續恢復發展、穩定宏觀經濟增長貢獻了重要力量。工信部表示,下一步將全力維護汽車工業平穩健康運…
在2021年汽車行業總體增長速度顯然是受到半導體短缺的影響,但與疫情剛爆發時相比,整體汽車銷量已反彈。2021年汽車產銷兩旺,前11個月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小幅增長,汽車制造業營收增長。汽車市場復蘇2021年,汽車市場在多重挑戰下努力實現恢復和增長。1-11月,汽車產銷…
分享威馬汽車作為中國智能汽車頭號實力派,將激情投向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只是為了讓智能駕駛成為用戶的新日常生活。在汽車變革的浪潮下,中國汽車工業逐漸占據主導地位。威馬汽車等新汽車制造力量正在自主創新,自主研發技術和量產應用釋放強大能量,引領全球汽車智能化發…
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復,供應鏈短缺背景下,剛剛過去的2021年,中國汽車產業產銷量均實現微增長。尤其令人振奮的是,產業結構出現重大變化,新能源汽車迎來大爆發,產銷量雙雙突破300萬輛大關。新的一年,面對乘用車股比放開、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原材料價格上漲等政策調整…
在經歷了兩年的市場動蕩之后,許多制造商、原始設備制造商(OEM)和供應商正在通過敏捷轉變和創新戰略來降低風險,解決芯片短缺問題。這也給那些因芯片短缺而遭受巨額收入損失的企業帶來了靈感。毋庸置疑,2021 對他們來說是極其艱難的一年。在邁向 2022 年之際,汽車制造商和供…
全球“碳中和”浪潮推動著各國汽車產業加速低碳化轉型的勢頭持續向前,中國汽車產業已日漸成為世界汽車產業轉型發展的引領者,在“雙碳”目標下,中國汽車產業如何在上下游產業鏈落實減碳脫碳目標?這是業界持續關注與討論的話題。日前,由中汽數據有限公司主導編著、必和必拓…
雖然2021年度車企“雙積分”榜單尚未發布,但在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后,“雙積分”已成為助推中國汽車產業向全面電動化轉型的關鍵動能之一。“‘雙積分’推動的2022年,新能源車的增長仍然是一個核心的邏輯,補貼轉到了積分推動,尤其是自主品牌以低成本和插電混動的趨勢,…
索尼公司近日宣布,將成立新能源汽車公司索尼移動(Sony Mobility),目標是將兩年前首次亮相的Vision-S電動汽車原型機大量推向市場,以實現和電動汽車巨頭們進行有效競爭。就在數日前,華為正式發布了自己的智能汽車品牌“問界M5”。事實上,越來越多的電子消費企業、IT企…
隨著5G、邊緣計算等新技術與智能網聯汽車融合應用更加深入,我國車聯網產業在多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在促進汽車、交通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以及促進形成數字經濟發展的新產業集聚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面向“十四五”,車聯網將進入應用部署的新時期。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
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逆勢猛增。踏入新的一年,中汽協預測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將突破500萬輛。歲末年初,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總工程師、副秘書長葉盛基在第十五屆中日節能環保綜合論壇論壇上,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未來的發展和趨勢做了三方面的闡述。一、中國新能…